2021-01-27 04:00:01 155次浏览
价 格:面议
盘面上错落有致的红白形体、交叉着横七竖八的线条、高低不平凸凹着的量柱是干什么用的?以及他们之间的花样变化意味着什么?他们某种特定状况的出现对股价后市的发展有什么启示?仅仅会看个阴阳k线,懂几项技术指标是远远不够的。选股是一项系统工程,绝不是看涨就选那么简单,不只是某一天的分时看升或k线见涨所能决定的,该留意的漏了哪一方面也不行,对k线、均线、成交量他们之间的巧妙配合更得细琢详察。不仅如此,还要求选股从大面上纵观整体走势,进入腹地时要端详局部态势,瞄上具体点位要洞悉盘口的微妙变化,欲选的个股必须备具上涨的综合素质,这般甄选出来的种子选手才能经得起时间和风云变幻的考验。
过度暴跌是指股价的单日跌幅超过7%或三日累计跌幅超过15%。暴跌是空方能量的过度释放,导致股价远离平均成本。由于股价有向平均成本靠拢的趋势,远离均线的幅度越大,其回归的可能性和力度也相应越大。因此暴跌之后常常会有较好的反弹,是短线买入时机。个股的暴跌有时是以大盘的暴跌为背景,这时可选择有庄关照的股票介入,因为有庄的股反弹力度强。如果个股的暴跌没有大盘暴跌的背景,则需要先了解清楚个股下跌的原因。个股暴跌的原因主要有突发性因素和庄家出货两种。突发性事件造成的暴跌有可能伴随强力反弹,而庄家出货的暴跌则难有反弹。两者的区别主要是看暴跌放量之后的股价走势。一般来说,庄家出货造成的放量暴跌之后股价仍会不断创新低,而突发利空的暴跌虽然也可能放量,但之后股价会止跌企稳。例如深市内蒙宏峰2000年6月28日至7月6日的暴跌走势,虽然后一天放量不小,但此后股价连续三天企稳,没有再创新低,说明不是庄家出货。因此,暴跌抢反弹的介入时机并不是在暴跌当天,而应在股价真正企稳之后。
两类明显抗跌性的股票。股票抗跌有两种情况,一种情况是大盘深跌但个股拒绝下跌,或仅仅是小幅下跌。这样的股票后市看好的可能性大。原因很简单,大盘下跌时它都跌不下去,大盘不跌时它就更没有理由下跌了。例如深市的穗恒运,在11月24日大盘下跌3%的情况下仍然放量上涨1%,显示其买力强大。随后几天股价又“更上一层楼”。 另一种情况是顺势回调,卷土重来。这类股票一般都处在上升通道中,虽然也随着大盘下跌,但并没有放量,走势也没有破坏上升通道。对于这样的股,大盘的回调仅仅起了震仓的作用,大盘止跌后股价会迅速恢复到原来的位置,显示极好的弹性。例如沪市金鹰股份近期走势就是如此。因此,对于那些在大盘的跌势中仍然保持良好的上升势头的股票,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。介入时应尽量参考均线系统的支撑,上升通道的箱体下轨,以及布林线和轨道线等指标,选在这几个指标的共振点上。
一般来说,一个板块要想形成良好的板块炒作效应,在下一轮行情中唱主角,需要具备以下的条件:1、该板块经过长期、充分的回调,在近年来的行情中无甚表现,沉寂期越长越好,抑或上市后便没有经过充分炒作;2、技术上已呈反转向上走势;3、在低价圈出现放量现象,特别是放量之后仅短暂走强之后便再度回落的个股;4、同板块有较多的个股技术形态同时向多;5、基本面上有改观的要求及潜力,或是由绩差变绩优,由亏损变盈利,由PT、ST“转正” 等等。目前满足上述条件的板块有浦东概念股、部分绩优股、地产股,这样,便能将选股范围迅速缩小。